一、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7%。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微黄色片状结晶, 具有醇香味,
易潮解。
【熔点(℃)】:57.5
【沸点(℃)】194(13.33kPa)
【饱和蒸气压(kPa)】13,33(194℃)
【闪点(℃)】152
【引燃温度】:248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仿。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用作电镀光亮剂。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酸酐、酰基氯。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二、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危险特性注意事项】: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
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高温时,若为汞盐、强酸、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及卤化物等污染后,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防护用具: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